“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规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1月13日,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在2025年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将优化提升创新工程,全面加强有组织科研,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组织系统化、攻关体系化、支撑服务建制化,努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吴孔明表示,202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基础前沿研究和基础性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优化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布局,推动科学中心与全国重点实验室深度耦合;将遵循基础研究规律,把握交叉融合趋势,鼓励跨单位跨学科合作,重点加强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学科领域的战略部署。
同时,还将坚持做好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如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精准鉴定和共享利用,以及农业农村长期因子综合观测网建设等。
在战略性重大科技攻关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将聚焦种业创新、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生物安全科技创新、现代设施与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应用以及农业发展绿色转型技术等关键领域,实施一系列科技攻关行动。
例如,在种业创新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加快高油高产大豆、抗虫耐逆高产高蛋白玉米、优质高产水稻等作物重大品种培育,以及节粮高效优质生猪、肉羊和优质抗病肉鸭等畜禽新品种培育。这些举措旨在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自主性和竞争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我们将面向农业稳产保供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需求,依托产业专家团、区域中心和试验基地,加强技术集成和示范,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规模化推广应用。”吴孔明指出,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全链条服务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围绕丰富肉蛋奶、菜果茶、菌菇笋等多种食物供应,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撑。
同时,还将优化完善“科技包县”模式,以巩固提升帮扶产业为重点,助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农业企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在国际合作方面,吴孔明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加快农业科技“走出去”步伐,推动农业技术和成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充分发挥“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作用,推进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平台建设;并持续推动农业科技“走出去”和“引进来”,深入实施沿边跨境农业科技国际合作行动。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9月6日上午,在崂山区政府西塔楼一楼大厅,崂山区科创委联合沙子口街道、大石社区启动了为期5天的大石村农民水彩画展。本次画
2021-09-08 12:23在5米高空作业,将数吨重的火车车轮或者小到几十斤的ldquo;铁疙瘩rdquo;安全装卸到位,可能谁也不会把这一切和一个
2021-09-03 11:10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规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那作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顺应孩子的成长
2021-08-30 18:502021年7月19日,备受关注的2021第五届中国家居品牌大会在广州启幕,现场发布2020-2021中国家居十大优选品牌
2021-07-26 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