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权益市场回暖,可转债市场也震荡上行,近日中证转债指数又创下两年半新高。
转债市场的上涨带动多只可转债基金净值上涨。截至2月17日,多只相关产品近一月收益超5%,近一年收益突破20%。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转债市场的估值仍有抬升空间,可转债资产也有望成为2025年多元资产配置的优质品种。
转债指数创两年半新高,带动可转债基金净值上涨
今日盘中,中证转债指数一度涨至428.89点,创下近两年半的新高。转债市场上涨的同时,多只可转债基金也实现亮眼业绩。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近一月,华宝可转债债券、宝盈融源可转债债券、银华可转债债券、博时转债增强债券、南方昌元可转债债券、交银可转债债券的收益超过5%。
为何可转债市场近期上涨?业内人士分析称,一方面,无风险利率处于低位,纯债获取收益难度较大,许多投资者为更高收益而转而关注可攻可守的可转债。兴业证券指出,债券已经处于历史上最低的收益区间,用转债做增强的需求很高。
另外,转债供给整体呈现规模缩量的态势,供需矛盾下,转债的估值中枢也会有抬升的趋势。据兴业证券统计,2024年的转债数量首次出现下降。规模上,2023年已经出现了增速的显著放缓,2024年则出现明显收缩。此外,从供给层面看,2025年则是转债到期的大年。
多只可转债基金近一年涨幅超20%
拉长周期来看,多只可转债产品的业绩表现也十分亮眼。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中欧可转债债券、华富可转债债券、中银转债增强债券等7只可转债基金的近一年收益超20%。
维持较高转债仓位是上述基金能取得收益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中欧可转债为例,该基金始终保持较高的转债仓位。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可转债占该基金的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达98.47%,同年三季度末该比例为97.49%,同年二季度末该比例为100.44%,同年一季度末该比例为100.5%。
除高仓位外,该基金还采取了分散投资的策略,更好地规避了单一转债的投资风险。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李波在四季报中写道,“操作方面,中欧可转债依然保持满仓转债的运作思路,持仓更加分散化,以获取指数的贝塔收益为主要目标。结构上,对偏股和平衡型转债有一定超配,小幅放大了组合的弹性;行业层面则相对均衡,化工、银行、机械、汽车等行业相对靠前。”
也有可转债基金通过优选个券来实现收益。以华富可转债债券为例,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戴弘毅在2024年四季报中写道,“本基金计划投资重心回归可转债的本源,也就是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坚持挖掘长期风险收益比更好的‘低价格、低溢价率’或‘低价格、高YTM’的高性价比转债,而回避成长空间大但是缺乏下跌保护的高弹性资产的投资。”
公募如何看后市?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转债市场的估值仍有抬升空间。
国泰可转债基金经理刘波认为,转债估值有所修复,进入转股诉求与业绩驱动的个券行情阶段。从性价比角度分散布局,一是稳健红利行业的低溢价率转债,二是符合新质生产力和扩大内需方向的中价平衡型及偏股型转债。个券上更加注重优质基本面。
具体到转债选择方面,刘波认为应重点把握正股基本面优良、低转股溢价率、强促转股意愿转债品种的促转股机会。重点关注,一是稳健红利行业中的低溢价率转债,二是符合新质生产力(AI、半导体、电子、电新)和内需方向(家电、汽车、医药、农业)中的中价平衡型及偏股型转债。
摩根士丹利基金固定收益部投资总监施同亮认为,2025年转债或将回归进可攻退可守状态,同时估值仍有抬升空间,整体偏向积极可为。
具体来看,施同亮分析称,资金供需方面,2025年需求或将大于供给。2025年受监管控制和预案储备有限影响,预计发行400~700亿,而到期有850亿,潜在赎回约800亿,预计25年净供给约-1000亿;当前债券市场利率低,配置压力大,需求上年金当前相对历史欠配,保险规模增加带来配置需求,其他资金预计中性,预计25年需求约有600亿增量资金;整体需求大于供给,在低利率资产荒的情况下,转债市场估值有抬升支撑。
华富可转债债券基金经理戴弘毅认为,在权益市场预期改变之后,可转债的转股期权价值逐步回归,2025年在资产配置压力增大以及可转债市场净供给收缩的环境下,预计可转债资产的估值水平有望抬升,可转债资产或将成为2025年多元资产配置的优质品种。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9月6日上午,在崂山区政府西塔楼一楼大厅,崂山区科创委联合沙子口街道、大石社区启动了为期5天的大石村农民水彩画展。本次画
2021-09-08 12:23在5米高空作业,将数吨重的火车车轮或者小到几十斤的ldquo;铁疙瘩rdquo;安全装卸到位,可能谁也不会把这一切和一个
2021-09-03 11:10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规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那作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顺应孩子的成长
2021-08-30 18:502021年7月19日,备受关注的2021第五届中国家居品牌大会在广州启幕,现场发布2020-2021中国家居十大优选品牌
2021-07-26 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