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山丹县气候冷凉,土壤富硒,栽培种植马铃薯已有百年历史,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对保障河西地区马铃薯用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山丹县把马铃薯作为“五大富民产业”之一持续培育发展,深入推进品种研发、种薯繁育、基地建设、精深加工等全链条产业化,马铃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
走进位于山丹培黎职业学院的甘肃天润薯业公司组培中心,一派绿意盎然扑面而来。扩繁瓶内一茎一叶的马铃薯组培苗长势喜人。这些碧绿的小苗经过25天的生长,即可长出5片叶子。此时,这批马铃薯苗要么在基质里种植,要么继续扩繁。扩繁的马铃薯苗,每瓶25株可扩繁至3瓶75株;基质里种植的马铃薯苗,生长3个月后就变成了一粒粒马铃薯原原种,这些原原种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农田种植3个月后,即成马铃薯原种,便可在农田大面积种植。
“马铃薯脱毒苗生产一个周期需要三年时间。”甘肃天润薯业公司组培中心主任蔺瑾说,公司主要以生产、销售脱毒马铃薯组培苗、原原种、原种、一二级种为主,品种有大西洋、克新1号、夏波蒂等,年可生产销售马铃薯原原种3000万粒、原种1万吨,可供应16万亩马铃薯农田播种。
蔺瑾说,甘肃天润薯业公司与山丹培黎职业学院合作新建植物组培中心,建设独立接种实验室7间、配套接种设备47台套等,既为培黎职业学院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学生提供了马铃薯快繁、花卉快繁、马铃薯病毒检测等实用技术实训平台,实现职业技能“零距离”接近市场需求。同时,依托培黎职业学院师资力量和山丹县农业部门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了公司马铃薯实用技术,为高质量生产脱毒马铃薯种薯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校企双赢”。
据了解,山丹县目前有4家种薯生产繁育企业,年可生产组培苗5500万株,生产原原种8700万粒。依托马铃薯产业集群项目,支持正明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组培室1000平方米,计划年底投入运营,届时可实现年生产组培苗8000万株,生产原原种1亿粒。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霍城镇、大马营镇、李桥乡,建设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5.5万亩,其中原种繁育面积2.5万亩,一级种繁育面积3万亩。截至目前,有3家企业申报了自主品种,登记马铃薯新品种4个,2家马铃薯企业被命名为省级龙头企业,1家企业进行了绿色生产基地认证,4家企业的2500亩原种生产田被纳入甘肃省种子认证试点基地,为进一步实现脱毒种薯全覆盖创造了条件。
在山丹县芋兴粉业有限责任公司1万吨马铃薯全粉生产车间,一颗颗土豆随着漂洗、冷却、蒸煮、制泥、烘干、磨粉等多道工序,摇身一变即成了雪白的淀粉。
“山丹县因气候和土壤得天独厚,所产马铃薯钙物质和淀粉含量高,耐储存,口感好,适合做淀粉。”山丹县芋兴粉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单雪龙说,公司主要生产马铃薯雪花全粉,2023年生产马铃薯全粉8000多吨。同时与兰州理工大学联合合作研发马铃薯搅团、薯泥、冲饮等主食化系列产品,目前公司已与上海、福建、浙江、天津、广东等国内多家企业达成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协议,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今年计划收购马铃薯5.5万吨,现已收购4万多吨。目前公司正在加紧收购、加紧生产。
“种植马铃薯已成为山丹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据山丹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测产计算,今年山丹县马铃薯种植面积13.5万亩,平均亩产3.2吨,全县马铃薯总产量达43.2万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2.52亿元。其中一产产值达到6.02亿元,二产产值达到2亿元(现有年生产全粉1万吨的全粉加工生产线1条,正在扩建全粉加工生产线1条,生产能力1万吨,按平均销售价1.5万元/吨计算,销售额可达3亿元,减去商品薯收购额1亿元),三产总产值达到4.5亿元(山丹县内有马铃薯种薯生产经营企业4家,商品薯营销企业及合作社等150多个,通过贮藏销售运输及餐饮等三产服务)。
一颗颗小小的土豆成就了一条山丹县的马铃薯产业链,山丹县也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强链、补链、延链,让小土豆散发出大“薯”光。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9月6日上午,在崂山区政府西塔楼一楼大厅,崂山区科创委联合沙子口街道、大石社区启动了为期5天的大石村农民水彩画展。本次画
2021-09-08 12:23在5米高空作业,将数吨重的火车车轮或者小到几十斤的ldquo;铁疙瘩rdquo;安全装卸到位,可能谁也不会把这一切和一个
2021-09-03 11:10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规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那作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顺应孩子的成长
2021-08-30 18:502021年7月19日,备受关注的2021第五届中国家居品牌大会在广州启幕,现场发布2020-2021中国家居十大优选品牌
2021-07-26 01:28